石材加工方法和流程
毛料: 由礦山直接別離下來,外形不規則的石料。
荒料: 由毛料加工而成的,具有一定規格,用以加工飾面板材的石料。
毛(光)板: 山荒料鋸解成的板材。
鏡面大板(俗稱大板): 將毛板停止打磨、拋光后,外表平整,具有鏡面光澤的板材。
規格板:契合規范規格的板材。
(規格普通為:600×600,800×800,規范厚度普通是20MM,或按工程方指定規格所定尺寸,價錢更高 。)
(I)普型板材: 外形為正方形或矩形的規格板材
(2)異形板材: 外形為非正方形或矩形的多邊形規格板材
(3)模板介板: 外形為按指定圖紙或板樣的復雜造形(含圓弧)外形的規格板材
異形石材,馬賽克,雕琢,拼花不在此討論
大理石光面大板:
選荒料——修邊整形——框架鋸機鋸切——拼接、括膠、加網、膠補——磨機打磨、拋光——檢驗——入庫
花崗石光面大板:
選荒料——修邊整形——砂鋸機鋸切(上料、裝鋸、入鋸、鋸切、出料、出板、卸板)
(有選擇的加網、括膠)——磨機打磨、拋光——檢驗——入庫
光面: 經過打磨拋光后到達平整潤滑且具有鏡面光澤的外表。
啞光面: 外表平整無光澤效果,普通打磨到500#磨頭。
仿古面: 云石類: 用研磨刷子研磨而成: 麻石類: 先燒面后用刷子研磨而成.
噴砂面: 外表呈平均砂礫狀。由噴砂機加工完成,可制造文字圖案。
燒面板(火燒面): 火燒過后,外表多呈鱗片狀,外表顏色與光面不同。分手工燒面和設備燒面兩種,前者用于異型及邊,后者用于大板。
酸洗面: 先用磨料打磨后,用鹽酸和酒精洗外表而成。
剁斧面: 形似斧頭劈過的痕跡,分手工和機器兩種加工方式。
荔枝面: 表而似荔枝表面,用氣動雕琢機加工而成。
錘擊面: 外表坑洼不平, 由燒面機錘擊而成。
水沖面: 與火燒面近似,但石材外表不變色。由水刀機制造而成。
拉絲面: 外表由許多條溝槽,分手工和意仿機兩種加工方式加工而成。
自然斷裂面: 荒料邊皮外表效果。
刀切面: 鋸片切割后外表不經過打磨處置。(電腦上很難表現出來,看實物)
大理石大板的出材率計算公式:
每立方荒料的出材率=1000 / (產品厚度+刀縫5)。 5毫米
如20MM大板的出材率1000/ (20+5)= 40 (M2/M3)
花崗石大板的出材率計算公式:
每方米荒料的出材率=1000/(產品厚度+刀縫8.5)。
如20MM大板的出材率=1000/ (20+8.5)=35.08 (M2/M3)
非20MM大板的銷售價均以20MM板為計價根底,用鋸機批量開大板時,25MM大板價=1. 2倍20MM大板價,30MM大板價=1.35倍20MM大板價,40MM大板價=1.75倍大板價,50MM大板價
上一篇: 石材加工工藝步驟簡述
下一篇: 背景墻功能介紹